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記者 李楠樺)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就中美貿易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吹風會上表示,中方的立場非常明確,我們不希望貿易戰(zhàn),因為結果只能是雙輸,希望中美雙方從各自的利益出發(fā),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不要用一種任性、沖動的行為舉止來對待中美經濟關系。
當記者問到中方會否減持美國國債或讓人民幣匯率貶值來反擊?朱光耀坦言,中國外匯儲備運作的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和適度的盈利性,中國是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任的投資者,就表現在對國際資本市場運作規(guī)律的尊重。
以下為問答實錄:
記者:從表面上看來,現在中美貿易沖突確實有升級的趨勢,我們就想問一下,現在中方和美方到底有沒有還保持著溝通和對話?您覺得雙方達成協議,避免貿易沖突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現在有多大?還有一個問題,隨著沖突的升級,現在市場上非常關心,中方會不會以減持美國國債或者讓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方式來反擊美國。請問朱部長有何回應?
朱光耀:首先,中方歷來強調中美的經濟關系是互利共贏的,這是中美經濟關系的實質。在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之初,中美貿易額只有25億美元,到了2017年度,中美貿易額達到了5800億美元,增長了232倍還多。這樣快速的發(fā)展,反映的實質就是中美經濟關系互利共贏,是中美兩國人民意志的體現,造福于中美兩國人民的福祉。
這么快的經濟關系的發(fā)展,這么大的貿易額度,難免有貿易摩擦。貿易摩擦,我們歷來強調要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政策溝通磋商加以解決,要按照WTO的規(guī)則加以解決,這是作為WTO重要成員的中美兩國都應該遵守的一個原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成功的合作,建設性的方式,解決了過去許多次貿易糾紛、貿易摩擦。坦率而言,今天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確實是巨大的,因為這個額度大家都看到了。但是,中方的立場非常明確,我們不希望貿易戰(zhàn),因為結果只能是雙輸,損害中國的利益,損害美國的利益,也損害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前景。在這個特殊的關頭,我們希望中美兩國都要以建設性的方式,以智慧和相互尊重的態(tài)度,來解決好問題,處理好挑戰(zhàn),使中美經濟關系回到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軌道上來。
第二個問題,如果繼續(xù)升級,記者朋友們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中國從來沒有對外部壓力屈服,外部的壓力只能使中國人民更加奮發(fā)圖強,外部的壓力只能使得我們更加聚精會神,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外部的壓力在另一個方面看是動力,來促進我們的創(chuàng)新,促進我們的發(fā)展。當然,我們希望,我們都能夠從雙方各自的利益出發(fā),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好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不要用一種任性、沖動的行為舉止來對待對中美兩國人民福祉如此至關重要的中美經濟關系。
第三個問題,關于美國政府債券的問題。我知道,這個問題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國際資本市場高度關注,我特別提醒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注意,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舉辦之后的記者招待會上的答記者問時,對這個問題作了權威闡述。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是按照市場的規(guī)律、具體的市場原則和多元化的原則,通過市場操作,來進行外匯儲備的運作。中國是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任的投資者。這是李克強總理在中國“兩會”以后,在記者會上對世界的莊嚴宣告。
理解李克強總理講的“負責任的投資者”,我想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中國外匯儲備運作的一個基本原則。首先,中國確實擁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人民的財產。中國外匯儲備運作的原則首先是安全性,要確保我們投資的安全性。第二是流動性,第三是適度的盈利性。多年來,中國正是根據這些指導原則來進行外匯儲備的運作,保護人民財產的安全,這是從國內角度來看。從國際角度看,中國是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任的投資者,就表現在我們對國際資本市場運作規(guī)律的尊重,我們是在這個原則下進行具體操作的。我想,李克強總理這個闡述就是對今天華爾街日報記者問題的一個非常明晰而且權威的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