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顯微創(chuàng)傷外科獲悉,暑假進入尾聲,該科幾乎每天都會收治遭遇擠壓傷、砸傷、單車和摩托車“輪輻傷”等意外傷害的兒童,最高峰時一天達到四五人,其中以2~5歲的學齡前兒童居多。
中山一院顯微創(chuàng)傷外科副主任戚劍教授提醒,2~5歲兒童處于探索期,因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更容易成為意外傷害的受害者。孩子們的危險通常來自身邊。門窗、空調(diào)、電視、家庭小作坊的機器、單車、摩托車等,都可能給孩子帶來慘痛的傷害。
“我實在搞不懂,一個普通的打氣筒怎么會有那么大的破壞力!”守著病床上的兒子華仔(化名),家住白云區(qū)的李先生一見到記者便如此感慨。
6天前,9歲的華仔跟小伙伴一起騎單車玩耍。華仔用舊氣筒給單車打氣,當他用力向下壓氣筒手柄時,不料右手無名指的指尖被擠在手柄和筒身之間,華仔頓時尖叫痛哭。
李先生當即將華仔送到醫(yī)院。檢查顯示,華仔無名指的末端指節(jié)被擠到骨頭離斷,僅有皮肉相連。手術后,華仔要在床上躺至少十天來“養(yǎng)”手指!伴_學肯定要被耽誤了!崩钕壬寡,更擔心的是,孩子手指仍有壞死的可能。
“跟手指末端完全離斷的再植手術相比,這種不完全離斷的情況進行再植的成功率更低,孩子一定要好好休養(yǎng)。” 戚劍教授表示,今年放暑假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孩子從急診科轉來接受緊急的顯微創(chuàng)傷外科手術,“最高峰時一天達到四五人!
身邊處處有“陷阱”
戚劍指出,兒童意外傷害的危險通常來自身邊。如果家長不警覺,空調(diào)、電視、家庭小作坊的機器、單車、摩托車,甚至只是門窗,都可能給孩子帶來慘痛的傷害。
前幾天,珠三角地區(qū)接連遭遇臺風襲擊,宅在家中的孩子也成為受害者!坝幸患胰藳]有注意及時關門窗,風起時,大門猛地關上,沒想到夾住了孩子的手指!逼輨φf,以往每到臺風過境時,該科都會收治到此類受傷的孩子。
單車和摩托車引起的“輪輻傷”也在增加!靶『⒆谲嚭笞鶗r,很容易把腳塞進車輪,腳跟被輪輻擠壓夾傷!逼輨φf,摩托車因車輪轉速快,很多孩子當場被夾斷腳跟。
誤區(qū) 不是只有砸出傷口才需要去醫(yī)院檢查
“不是只有砸出傷口、血肉模糊,才需要去醫(yī)院檢查! 戚劍教授特別提醒,孩子四肢被砸到或受到重物擠壓時,如果沒有傷口,不見出血,孩子不哭鬧,家長由于缺乏醫(yī)學經(jīng)驗,往往覺得問題不嚴重。實際上,肌肉組織缺血6~8個小時,就會發(fā)生不可逆的壞死,因此,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孩子磕磕碰碰實屬常見現(xiàn)象,究竟什么樣的情形需要立即就醫(yī)?戚劍給出四個指標供家長參考:一是受傷部位皮溫發(fā)涼;二是觸碰或拉扯后,疼痛加;三是出現(xiàn)紫青色瘀斑;四是孩子不愿意活動。一旦出現(xiàn)以上癥狀,建議家長立即將孩子送到設有小兒骨科、顯微創(chuàng)傷外科等科室的醫(yī)院進行檢查。
此外,家長送醫(yī)時,最好讓孩子保持空腹的狀態(tài)。很多四肢受傷的孩子,一送到醫(yī)院就需要做手術。有些家長心疼孩子,送醫(yī)前給孩子喂食,手術時孩子進行麻醉容易嘔吐,一旦吸進食道,后果不堪設想。(記者 任珊珊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