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廖霖 唐平 )“以前想要咨詢一些法律知識還要跑到縣里去找律師,現在縣司法局就有人送法上門,確實方便多了。”嵐皋縣村民袁某感激地說到。近日,筆者從嵐皋縣司法局了解到,近年來,該局切實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fā),扎實推進“精準法律援助”助力“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為全縣扶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精準實施法治先行。整合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等司法行政法律服務資源,利用黨員三會一課、黨員定期活動日、支部聯建活動日、群眾院落會以及村民大會,針對貧困村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三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法律進鄉(xiāng)村 、發(fā)放一本法律知識手冊、舉辦一場法律知識講座。重點突出脫貧攻堅政策和民生法律宣講,提高群眾知曉率,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和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為脫貧攻堅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目前,已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活動20余次,發(fā)放普法宣傳頁、宣傳手冊2萬余份,舉辦法律知識講座10余場次。通過開辦法制講座、“法治趕集”、建設法治文化宣傳長廊,為當地群眾送上一道道精美的法治盛宴,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及時“充電”。
精準布局法援助力。該局經常開展“送法上門”“精準扶貧大走訪”活動,加強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建設,完善法律援助便民利民舉措,采取上門式、預約式、一站式等服務手段積極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暢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擴大范圍,降低門檻,簡化手續(xù),幫助貧困戶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日常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維護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共提供法律援助35次,幫助貧困戶換回損失9萬元。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真正成為困難群眾的“保護神”。
精準服務法雨潤民。為使法治扶貧取得實效,該局推行精準法律服務,讓困難群眾真正受益。在特殊人群管理下功夫,認真履行監(jiān)管、教育、幫扶工作職能,積極開展“防脫管、漏管”專項治理活動,持續(xù)開展親情幫教走訪活動,及時掌握社區(qū)矯正、刑釋解教人員等特殊群體生活狀況及困難需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社會適應性幫扶工作,強化特殊人群勞動技能培訓,提供就業(yè)指導和幫助。截止目前,已累計幫扶困難群眾210人。通過提供法律意見、法律咨詢、法律援助、開展法制宣傳、參與人民調解,推進法律服務進村社,切實增強廣大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促進村社民主決策,依法辦事,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基層和諧穩(wěn)定,助力精準扶貧。
精準實施法解矛盾。為解決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法律問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縣司法局與縣脫貧指揮部、信訪等部門聯合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辦公室”,并輻射到鎮(zhèn)、村,并且對所有貧困村實行“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通過逐級排查化解,及時發(fā)現、調處和化解矛盾,集中解決脫貧過程中土地流轉、危房改造、易地搬遷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實現糾紛村內化解,鄉(xiāng)風文明社會穩(wěn)定。今年已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62起。切實解決了一批基層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法律問題,體現了法律服務惠民利民、服務百姓的工作理念,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真正成為困難群眾的“保護神”。
嵐皋縣司法局新的一年將繼續(xù)致力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讓法治宣傳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保駕護航,成為加快精準扶貧脫貧步伐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