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記者 董良軍 通訊員 呂雷)嵐皋縣在主題教育中創(chuàng)新推行“當面問當面答、網(wǎng)上問網(wǎng)上答、提前問集中答” “群眾出題、干部答卷”工作機制,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主題教育落地生根。
學習是行動的先導。400余名流動黨員通過微信、書信、短信匯報反饋“紅色家書”學習情況,500余名黨員重走縣內(nèi)“紅軍道”,32個機關單位組織干部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學習強國平臺在線活躍用戶平均每天5000人次以上;在嵐皋黨建等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選登黨員干部心得體會8期24人。挖掘農(nóng)村老支書秦萬春30年如一日守初心擔使命不褪色的先進事跡,匯編制作黨支部、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優(yōu)秀黨員、普通黨員5個層次6部先進典型專題教育片, 21個縣級部門拍攝“我和我的祖國”視頻短片,正在整理編印70篇脫貧攻堅好故事,舉辦的“脫貧好故事”群眾宣講高潮迭起。
同時創(chuàng)新推行“當面問當面答、網(wǎng)上問網(wǎng)上答、提前問集中答”“群眾出題、干部答卷”工作機制,縣級領導干部、鎮(zhèn)黨政主要領導到村組、企業(yè)項目召開院壩會、辦公會,組織答題會110場(次)。 各級領導干部到點收集問題1130條,當場解決980條;125名“兩代表一委員”向縣委縣政府提意見建議71條;各鎮(zhèn)各部門設置意見箱收集230余條。先后認領整改脫貧攻堅各級各類反饋問題5批次121條;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5個,完成“一肩挑”68.8%,力爭年底“全覆蓋”,創(chuàng)建“紅旗黨支部”113個;實施“民生十件實事”,推行行政審批“集成式”踏勘、“套餐式”服務,提升審批效率60%以上、減輕企業(yè)審批成本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