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遠玲)近年來,平利縣緊緊圍繞“黨建爭創(chuàng)出、經濟追趕超、全局雙創(chuàng)優(yōu)”奮斗目標,強化黨建引領,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黨建、最大的作風建設和最大的發(fā)展機遇,下足“繡花”功夫,傾注“工匠”精神,為決勝脫貧攻堅、建設五美平利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打造四級服務體系
搭建縣、鎮(zhèn)、村、組四級“黨建O2O”微信群,建立覆蓋全縣、上下互動、便捷高效的服務體系,實現(xiàn)群眾網上“點菜下單”。同時,對應設立四級O2O線下實體服務站(辦、點),配備1-2名工作人員,及時分門別類對群眾訴求進行接單派單、交辦轉辦、跟蹤管理,確保“線上”有反應,“線下”有解決。按照“集中受理、分類辦理、限時辦結、過錯問責”“誰主管、誰負責,誰辦理、誰答復”“屬地管理”等原則,通過微信建群四級分組、信息傳遞四級分流、問題整理四級分類、事務處理四級分辦的“四級四分”法,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積極解決困難問題,著力提供零距離、無縫隙、多樣化、高效率的便民服務。
實施三色管理辦法
印發(fā)《平利縣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紅黃綠”管理辦法》,通過三種顏色對標找準差距,倒逼任務落實,強化干部責任意識,爭先恐后抓整改、促提升、上水平。積極完成的“綠”牌表揚,由一般黨務干部負責,密切關注,鞏固成效,確保問題不反彈;進度緩慢的“黃”牌提醒,由黨建分管領導督查督辦,加快統(tǒng)籌推進力度;推進不力的“紅”牌警告,由黨(工)委書記牽頭,緊盯落實并整改到位。“紅黃綠”管理辦法實行每季度下發(fā)一次任務清單、一次督查檢查、一次點評通報、一次考核打分,堅持獎懲結合,強化正向鼓勵,精準適度懲戒,層層傳導壓力,實現(xiàn)追趕超越,助推脫貧攻堅。
狠抓兩項重點建設
在干部建設上,成立脫貧攻堅工作隊,統(tǒng)領整合“四支隊伍”,出臺“五有五曬”管理辦法,成立“平利縣脫貧攻堅培訓中心”,整合培訓資源,開展“四支隊伍”全員培訓;扎實做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選優(yōu)配強村級班子,舉辦村干部擂臺賽,積極培樹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每月之星。在產業(yè)建設上,深入推進“三變改革”,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拓展“支部+X+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把所有市場主體組織起來,全面宣傳動員,建立責任落實、利益聯(lián)結、考核評比、政策激勵“四個強化”帶貧機制,實行企業(yè)帶動貧困戶數(shù)量和效果與申報財政扶持項目資金、協(xié)調兩權抵押貸款、安排扶貧支農再貸款、幫扶貧困戶脫貧獎勵“四掛鉤”,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形成了企業(yè)爭相包幫貧困戶的可喜局面。
用好一個工作機制
出臺《貫徹“三項機制”助力脫貧攻堅十條措施》,為脫貧攻堅凝聚強大干部力量。一是建立“黨政主責、部門連責、干部同責”捆綁考核機制,使包抓干部與貧困村結成同獎同罰的榮辱共同體;二是建立積分管理辦法,強化過程管理,實行督考一體;三是推行正向鼓勵獎勵、推優(yōu)提拔,負向預警約談、召回懲處“雙向雙掛鉤”機制,實行重獎重罰。充分發(fā)揚領導苦抓真抓、干部苦幫真幫、群眾苦干真干的“三苦三真”精神,激勵全縣廣發(fā)黨員干部鐵心干在實處,矢志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