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通訊員 王亞莉)盛夏七月,位于石泉池河鎮(zhèn)譚家灣村七組的600畝青脆李已相繼成熟進入采摘期,一顆顆個大圓潤的青脆李盈滿枝頭,在微風吹拂下?lián)u曳生姿,為美麗鄉(xiāng)村增添了一片生機。
7月3日,在譚家灣青脆李園區(qū),數(shù)十名村民穿梭于李子園內,將已熟透的青脆李悉數(shù)摘下,再經過挑揀、分裝等程序,直接被運往預定的各大超市。僅半天時間,60筐近3500斤李子已全部摘好被運走。放眼望去,這600畝的李子屬于石泉縣秦牧果業(yè)有限公司的一項綠色產業(yè)。這些果苗于2017年栽種,經過兩年多的生長和管護,今年處于初掛果階段,市場批發(fā)價為每斤6元,效益初步顯現(xiàn)。
“辛苦總算換來了收獲,這幾百畝李子今年試果,預計可以采收3萬斤。為了迎合市場需要,打造李子中的精品,我們去年把一部分青脆李嫁接為蜂糖李,明年就可以上市了,因其品質和口感異常出色,市場價將達到30元每斤。而剩下的青脆李,明年豐產,保守估計可以產10萬斤。”望著眼前的李子產業(yè),秦牧果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秦緒杰的臉上露出滿是欣慰的笑容。
據(jù)了解,秦牧果業(yè)有限公司不僅有李子產業(yè),還種有100余畝的中藥材丹參,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采取“支部+公司+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常年雇傭貧困戶40余人管理果園,通過土地流轉、入園務工、入股分紅、技術幫扶等方式,為貧困戶拓寬增收渠道,帶貧益貧作用凸顯。今年初還將園區(qū)50余畝土地免費供給10戶貧困種植丹參,并與貧困戶達成了訂單合作,使貧困戶免去銷路之憂,為貧困戶發(fā)展致富產業(y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