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23日電 題:VAR歷史性引入中超 公平與觀賞性仍在平衡中
為維護聯(lián)賽的公平,提高裁判員判罰的準確性,中國足協(xié)在中超聯(lián)賽第28輪首次引入了視頻助理裁判(VAR),并取得了立竿見影的一次糾正誤判的效果,這也為2018年全面引進這一國際足聯(lián)提倡試用的新系統(tǒng)做了成功探索。
在22日重慶當代力帆對陣上海綠地申花的比賽中,當主隊球員打進一粒頭球后,主裁判先判進球有效,主隊一度以2:1領先,但視頻助理裁判通過看回放,明確“是越位,不是進球”,并提醒了主裁判,后者最終判定進球無效,兩隊1:1打平。這次改判成了VAR第一次引入中超后的首個成功案例,也將載入中國職業(yè)足球史冊。
新系統(tǒng)是否會“喧賓奪主”?
從雙方俱樂部和主教練賽后的反饋看,都對VAR技術表示理解和支持。那場上的裁判員呢,他們的權威是否會受影響?
從主裁判的角度看,當自己的某一次判罰被VAR糾錯后,難免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不過,這種尷尬并非頻繁出現(xiàn),因為VAR不會對主裁判的每一次判罰都作出審核,只適用于4類改變比賽走勢的明顯錯判漏判等情況——進球與否、是否應判罰點球、直接紅牌和罰錯人(對錯誤的隊員警告/罰出場)。而且做出最終決定的始終是裁判員,而非視頻助理裁判。
與“鷹眼”有什么不同?
為試用提供協(xié)助的體奧動力公司介紹,這次的VAR引用的是鷹眼公司的系統(tǒng)。作為輔助裁判手段,“鷹眼”早已應用于職業(yè)網球賽場。與VAR相似的是,兩種技術都是克服人在觀察能力上的極限,以幫助做出準確判罰。不過,網球運動員可以在賽場上要求看“鷹眼”回放,挑戰(zhàn)裁判的權威(爭議主要集中于球是否出界),但足球場上這種情況是絕對禁止的——只有場上的裁判員才可以發(fā)起視頻回看,視頻助理裁判僅可以建議裁判員回看,而做出“回看手勢”要求回看的球員將被警告。這也是VAR與“鷹眼”一個很大不同。
公平與觀賞性如何兼得?
當然,有誤判的糾正,就難免影響比賽的流暢和觀賞性。從今年聯(lián)合會杯試用效果看,VAR做出判罰所耗費的等待時間,以及與主裁判溝通導致的比賽中斷,確實會讓球員和觀眾感到困惑。不過,支持這一系統(tǒng)的國際足聯(lián)主席因凡帝諾表示,正是因為主裁判至少6次根據(jù)VAR做出了足以影響比賽結果的改判,聯(lián)合會杯因此“更加公平和公正”。而對于不容忽視的比賽中斷等問題,因凡蒂諾承認,這些方面仍有改進余地。“我們仍需努力完善一些細節(jié),作出判決的速度就是其中之一!边@也是保證比賽流暢性的關鍵所在。
“中超速度”緊追德甲、意甲
本賽季,德甲、意甲等主流聯(lián)賽都開始試用VAR。處于亞洲領先地位的中超能夠緊跟這一趨勢,體現(xiàn)了中國足協(xié)在維護聯(lián)賽公平和品牌上足夠的魄力和決心。當然,技術手段僅僅是輔助,本土裁判員隊伍素質的提升,才是主體,而這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各舉措幫助裁判執(zhí)法能力提高的過程中,各賽區(qū)、地方足協(xié)和俱樂部,應該與中國足協(xié)形成合力,共同捍衛(wèi)公平競賽的規(guī)則,而對于球員和球迷,更要加以引導和規(guī)范,以維護裁判員的權威和聯(lián)賽秩序。那樣,VAR與裁判員的配合,才能更為順暢。